成都中医药大学就业
{成都中医药大学就业:拓宽职业道路,培育中医药精英在浩瀚的教育海洋中,高等学府如星辰...
在中国的革命历程中,关键时刻的决策往往能引领历史走向新的篇章。1935年12月,正值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不仅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更为后续的抗日战争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一、历史背景与会议召开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剧,华北事变更是将民族矛盾推向了顶点。12月9日,北平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制定适合新形势的政治路线和战略方针。于是,中共中央决定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二、会议内容与重要决议
瓦窑堡会议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十多位党的重要领导人。会议由张闻天主持,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并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会议上,张闻天作了关于政治形势和策略问题的报告,张浩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会议着重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错误,强调要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同时,会议提出了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的构想,以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12月23日,毛泽东作了关于军事问题的报告,会议通过了由他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提出红军行动的战略方针是把国内战争同民族战争结合起来,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力量和猛烈扩大红军。25日,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正式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三、会议意义与深远影响
瓦窑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前夕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解决了遵义会议未及解决的党的政治策略问题,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这次会议不仅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更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会议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灵活应变的战略智慧。通过批判“左”倾教条主义,会议使全党在思想上达到了新的统一,为后续的抗日战争凝聚了强大的力量。同时,会议提出的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的构想,也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初步的政治基础。瓦窑堡会议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策略上的成熟和进步,为后续的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事业指明了方向。四、结语
回顾历史,我们不禁为瓦窑堡会议的深远意义所震撼。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如今,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过去,更应该铭记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英勇与智慧,不断汲取历史经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瓦窑堡会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