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离石考试网 > 考试查询 > 教育部称中小学考试结果不得在家长群传播,你赞成这一规定吗? 内容详情

教育部称中小学考试结果不得在家长群传播,你赞成这一规定吗?

莱涵梅

离石考试网带你了解禁止公开学生成绩 ,希望本文能帮到你。

教育部称中小学考试结果不得在家长群传播,你赞成这一规定吗?

教育部称中小学考试结果不得在家长群传播,你赞成这一规定吗?

我还是很赞成这个做法的,因为现在很多的家长都是会存在攀比的心理的。有的孩子成绩比较差对他的影响也是很不好的。建议老师可以将成绩单发给家长,与家长私聊。这样的举动也是会让孩子得到尊重。

一,孩子的成绩最好不要在家长群里传播

我自己也是一个十岁孩子的母亲,我觉得孩子的成绩还是不要发到群里,因为有的时候我的孩子成绩考的很差,我会比较自卑,而且考试成绩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阶段性的测试,并不能对孩子进行一个否定。作为孩子,如果成绩公开在家长群,成绩好点的我觉得还能够接受。但是呢如果孩子的成绩不理想,可能会使孩子的自尊心严重受挫,如果多次这样有可能会出现不喜欢上学的心理,我觉得伤害还是很大的。

二,把孩子的成绩发到群里是侵犯到了孩子的隐私

作为教师和成年人。我们大家都知道子孩子成长是艰难的,不应该给孩子他们过多压力的指责,而应该给他们幼小心灵的呵护和人格的尊重,老师把成绩发到群里之后考得好的学生家长他们可能会非常的自豪万丈,成绩差的家长则感觉抬不起头来,似乎有罪似的。其实成绩真的涉及学生的隐私,这样公开确实不妥。 在我看来如果老师把学生的成绩发布在家长群,这是不负责任的的表现。老师应该把成绩单独地发到个人手里,这样的举动我觉得才是一个认真负责人的老师。

孩子的分数是检验一个孩子学习的标准,但却不是唯一的标准。有时候,孩子们因为这样那样的外在因素而导致考试分数不理想,也不足为奇。我觉得重在培养孩子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希望每个孩子都是能快乐的学习,不要有太多的压力。

总分mc是什么意思

意思如下:

总分smc是市排名的意思。

总分xmc是校排名的意思。

总分bmc是班级排名的意思。

s、x、b是市、校、班级的拼音首字母的对应,mc是排名的意思。

教育部:禁止公开学生成绩和排名

在学生上学的时候最害怕的两个阶段,无非是家长会和考完试成绩的发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有些人甚至会为了成绩去作弊。每次考试都会有学生选择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只为取得一些比较高的成绩。

有些学校还会实施考试成绩和座位挂钩,考得好的学生可以选择离黑板更近的位置,考的成绩越差,离黑板的位置越远,这也导致了考得好的人会十分开心,考得差的人就会有些自卑。

近日教育部出台了一项规定,发布了“未成年人保护”,特别强调了关于校园欺凌和师生恋等社会问题。规定指出为了保证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避免歧视等行为,学校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学校需要灵活采取措施,便利家长知道学生的学习状况。

还有不可侵犯学生的人身自由,必须要保证学生的课间活动,促进全面发展,不可以约束学生在其他教学时间的正常交流游戏。

教育部的规定于9月1日正式决定实施,对于不公布成绩这一项,老师和网友的态度是两种极端。网友觉是一件好事,因为不公布成绩和排名,那么对于学生一些歧视就会减少。

毕竟小的时候最害怕的莫过于成绩公布排名的时候,老师都会让排名高的同学去决定坐的位置,自己考试稍有一些失误就会被换到后排。

而且有些时候分数高了,前面的是你的好朋友,如果去申请和对方换了座位,感情也会受到影响。但是老师觉得成绩的排名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激励作用的,它是一个好的方向。

虽然可能会有一些弊端,不过总体上来说,还是会让班级的同学为了提高分数往前冲而努力学习,取消排名这种行为容易影响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不得公开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这一规定将从何时开始实施?

教师不得公开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这一规定将从2021年9月1日正式实施。

6月1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签发《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下称《规定》),这是教育部第一次就未成年人保护制定专门规章。

《规定》提出,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常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规定》禁止学校、教师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但是要求学校采取措施,便利家长知道学生的成绩等学业信息。

据了解,《规定》共8章、63条、近9000字,重点围绕“谁来保护”“保护什么”“如何保护”等问题,系统构建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制度体系。

延伸阅读——不得查阅学生邮件或其他网络通讯内容

正式发布的《规定》另一处新增内容也事关学生的隐私。按照《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学校采集学生个人信息,应当告知学生及其家长,并对所获得的学生及其家庭信息负有管理、保密义务,不得毁弃以及非法删除、泄露、公开、买卖。

学校在奖励、资助、申请贫困救助等工作中,不得泄露学生个人及其家庭隐私;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等学业信息,学校应当便利学生本人和家长知晓,但不得公开,不得宣传升学情况。

与此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版本增加了一条规定:“除因法定事由,不得查阅学生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或者其他网络通讯内容。”

学校禁止公布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坏处都有哪些呢?

当一场考试的分数,能够成为学生自杀的引子,只能说明教育的失败,而这个教育不单是学校教育的失败,更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失败!

而禁止公布考试分数和排名,并不能真正做到保护学生自尊、防止学生自杀,只会让那些不能正视自己,正视现实的孩子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一步步丧失自己的勇气、胆量和自信,无法面对将来!

一、公布考试分数和排名的意义所在

学校公布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排名,并非要伤害学生的自尊,而是让学生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认知,明白自己的短板在哪里,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或者学习策略。

其主要原因有两种:

一、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日常学习状况

现在很多的家长日常工作比较忙,对于孩子学习的关注度相对比较少,对孩子的要求仅仅是完成作业就好,只有通过孩子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包括日常月度测验的成绩才能够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

当家长看到学生的成绩和排名之后,就会根据实际情调整对孩子的关注度,尤其是孩子相对比较弱的学科。

如果学校只考试,却不公布考核分数和排名,学生即便参加了考试,但对自己的考试分数却丝毫不知,就失去了考试的意义。

二、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当学生在看到分数后,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看到排名后,了解到自己在班级甚至年级中的具体排名后,才会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期间的位置。

对于即将迎接中考,甚至高考的孩子而言,了解这些对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相比较更看运气的小升初而言,中考和高考属于选拔类考试。有些家长对这个并不了解,总认为自家孩子已经过了中考录取线或者一本(二本)录取分数线,就应该被相应的学校录取,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中考(高考)录取分数线只是一个参考分值,而作为选拔类的考试,学校的录取方式就是从上到下,人数够了即刻截止,这个分值大多数情况会高于分数线,只有少数情况低于分数线。

故此,很多时候考试成绩只是一个相对的参考标准,比如小明某次期末考试成绩为109(满分120),看着分值比较高,但如果我们知道小明班级里有2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在110分之后,就会明白这个分值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了。

二、禁止公布考试成绩及排名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自从21世纪开始,各种各样的思潮风起云涌,各种各样的专家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教育主张,比如“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等等,提倡在孩子教育过程主要以鼓励为主,不要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当我们真正开始运用这种理论,并且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采用这种方法,甚至有些变本加厉的时候,我们发现孩子并没有在这种教育风气下取得多大的进步,反而心理承受能力变得越来越脆弱,在受到批评的时候会表现出两种极端行为:自杀或者对老师采取暴力措施。

而我们的教育部门在这个过程中, 更多扮演的是和事老的角色,在极端事件发生后采取妥协而不是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深圳市7月初连夜取消本学期的期末考试,甚至已经考试结束的学校也被要求不得公布学生成绩和相应的排名。

禁止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表面上看来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团和气。但实际上:

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成绩,整天浑浑噩噩;

家长不知道孩子在校的排名,整天感觉蛮好地只顾看着孩子每天完成的作业;

老师则只能提心吊胆,看着那些学习成绩下滑而不自知的孩子们傻乐,担心他们将来中考(高考)失利。

三、当我们失去面对现实的勇气时,意味着什么?

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勇于面对艰难困苦的勇气,我们的党和军队又怎能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如果没有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伟大的祖国又怎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又怎能战胜三年自然灾害,又怎能取得两弹一星的傲人成绩;

如果没有勇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我们的国家又怎能在改革开放的40余年里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从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化国家发展到如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华民族历来不缺乏勇气,也不缺乏对自己清晰的认知,所以才能够勇于面对一次次失败,才能够在一次次失败中汲取力量,逐渐取得成功。

但如果我们的学生还有家长们,连面对自己(孩子)成绩和班级(学校)排名的勇气都没有,还能有什么勇气面对将来的风风雨雨?又怎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关